‧僑銀嫁入花旗 管國霖說:共心來打拚
2007 年12月3日,55家僑銀分行全面換成花旗集團企業識別標誌的紅色雨傘的招牌,花旗以每股11.628元價格,成功完成購併華僑銀行,總交易金額為 138.89億元(美金4.27億元),這項交易將使花旗在台灣的據點增加至66個,並增加100萬的新客戶,花旗銀行消費金融部總經理管國霖,再增花旗(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的新頭銜,他帶了一雙筷子、二句台語---「添一雙筷,共心來打拚」,當作與僑銀主管的見面禮。

花旗規劃目前在台11家分行中,將會保留一家分行,並將企金業務掛在分行底下,其餘的10家則連同僑銀現有的55家分行,納入花旗(台灣)商銀體系,合併後銀行資產規模約23億美元。
僑銀併入花旗銀行後,更名為花旗(台灣)商業銀行,成為花旗在台新設的子銀行,原花旗台灣分行仍持續運作。管國霖指出,合併初期,僑銀存摺、存單、金融卡、信用卡等憑證,還不需要換發,所有分行也會在原址繼續營運,他自己因負責兩邊業務,也有二個辦公處所。
‧台灣金融圈有名的鑽石單身漢
大學主修電子工程、研究所唸企管,學生時代還擔任過戲劇社長,管國霖是台灣金融圈有名的鑽石單身漢,今年才40歲,掌管2500人,是台灣最年輕的銀行家,也是台灣花旗20年來第一位由基層擢升的高階經理人。已經有女友的他,卻還不想結婚,甚至說,結了婚也不想生小孩,退休之後要到偏遠地區為小朋友講故事。
管國霖在美國念完碩士就進花旗,11年中換了8個職位,最長的工作只待兩年半,從花旗儲備幹部一路如攀天梯般快速晉升。被外界視為工作狂的他,隨時保持戰鬥狀態,行事風格充滿速度、張力與效率感。面對媒體,當保守的外籍經理人對業務數據語帶保留時,「直接回答沒關係,」管國霖會即席插話,要求部屬不必扭捏遮掩。而他在工作上的高標準的要求,讓部屬覺得「老闆一板起臉,就讓人很有壓力。」
‧要求部屬把客戶權益放在第一位
管國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每天工作十多小時是稀鬆平常,周六日也經常加班。除了忙不完的公務與開不完的會,為了讓自己隨時充電與貼近金融市場動態,每日一早,他得追蹤全球股匯市的最新變化,臨睡前則會閱讀其他書籍,以充實知識。
「全球化時代,不能單了解本地經濟狀況,更要了解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動,才能幫資金找到更有效率的運用。」這是管國霖對客戶常說的話。「真情對待客戶,把客戶權益放在第一位,關係才能長久。」這是管國霖經常提醒員工的話。
身為新一代的高階經理人,管國霖善用多媒體與網路等新工具,「我們透過公司的網站,每月更新訊息,經常與員工交流,把願景與熱情傳播出去,」「我們用非常軟性的語言,告訴員工,未來一年要做什麼,未來三年要帶你們去哪裡。」為達到有效率的溝通,管國霖選擇員工容易理解的方式,譬如剪輯卡通《海底總動員》或艾爾帕西諾出飾美式足球教練演的《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用活潑的手法,向他們傳達熱情、專業或團隊合作等概念。」
‧要把成功的種子傳遞給員工
管國霖的管理哲學,在於要把成功的「種子」(SEED)傳遞給員工。什麼事SEED哲學:「SEED這個字的每個字母,各代表一種管理思考,S是簡化(simplify)公司的目標與成功經驗,然後大量複製給員工」;管國霖說,「第一個E是參與(Engagement),現代經理人不能光坐在辦公室裡發號施令,不管是危機處理或業務衝鋒陷陣,都要站上第一線去了解實際需要,如果公司需要去擦亮花旗招牌,那我就是去擦的人;」,「第二個E是執行力(Execution),多說無益,做出成績來才是最重要的。」「最後一個字母D則代表紀律(Discipline),」管國霖強調,對自己與員工,都要求注重紀律與責任感,才能跳脫出別人的眼光,專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有人說Victor(管國霖)你現在很成功,我不覺得,當棺材板釘上最後一根釘子的時候,才能決定你這一生是成功或失敗,在此之前,就是要謹守紀律,一步步善盡你的責任。」這就是獨特的Victor管理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