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整理/銷婆 ● 本文摘錄自《大數據玩行銷》】
全球已進入「行銷4.0」的數據時代
多少年來,我們熟悉的商業世界、運轉的邏輯思考,其實大部分都是用「猜」的,我們花了無數的行銷費用,努力在猜消費者到底要什麼。
以行銷而言,過往企業大多停留在「行銷1.0」的被動策略,消費者要什麼,企業提供什麼;
即使進入「行銷2.0」主動策略,從產品核心轉往消費者核心,創造差異化去吸引消費者;
「行銷3.0」,以社會價值與品牌責任為使命,都不能完全精準對到個人化需求。
但現在,進入「行銷4.0」數據時代,別再猜了!
取而代之的關鍵字是「Predict(預測)」
數據科學家及人類學家已可以快速進行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根據消費者個人化需求,找出產品前測,
找到精準目標顧客(TA),進行一對一行銷,甚至可以精算出成交轉換率,提升ROI(投資報酬率)。
「Predict(預測)」,就像電影《回到未來》,
行銷人穿越時光機回到未來,在購買行為還沒有發生前,
就開始打一場屬於未來7天或30天的仗,取得絕對先機。
這一場未來的戰爭,關鍵就在於timing(時機)
商場如戰場,timing(時機)是關鍵。
數據的能耐不只是用在事後分析解決問題,真正的數據競爭力是來自事前的預測,把戰場拉到未來,直接預測與控制變項。
實體的百貨零售業,行銷戰可能從當天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關門後就停戰;
而虛擬的電子商務中沒有打烊這件事,分秒都是行銷戰,24小時沒有終結,
但不論虛實,所有行銷人每天陷在做營業報表、發eDM促銷的迴圈中,疲於奔命。
一個是戰場有限、一個是戰場無限,
但重點不在於戰線長短,而是如何打勝仗。
打勝仗的關鍵,其實就是掌握timing。
回到未來,就是把決戰點拉到購買行為前的7天或30天…。
行銷先知利用大數據
數據時代,虛實的競爭邊界早已被摧毀,
這個7天的未來戰爭,比的是早一步的先知能力。
行銷先知利用大數據,從顧客的真實交易行為數據中,
算出每個消費者的下次購買時間(Next Purchasing Time,NPT),
在什麼時機,提供什麼宣傳方案,顧客會願意再度消費,
行銷人就不必盲目散彈打鳥,直接瞄準紅心,根據數據預測顧客行為,提高成交率。
行銷人如何帶領品牌走到未來戰場?現有的配備、戰技、能力、思考、武裝,足以帶領品牌走進下一個趨勢戰場嗎?
大數據人機分工,將是幫助行銷人在大數據時代進化的重要前提。
回到未來之戰,人要變得更聰明,用巧力而不是蠻力。
巧力是知道如何用機器去幫你找到精準市場、產品,及目標顧客,告訴你未來7天可能發生的事。
那人要做什麼呢?
行銷人真正的價值是,你要做出對及好的決策(make a decision),
你必須根據數據找到金礦,決定你的觀點,行銷人每做一個決策,背後基於一個觀點,
觀點就像是目標,唯有全神貫注,才可能瞄準目標。
但現在行銷人的困境,正是每天虛耗時間在不確定的事物嘗試上,沒有時間找到觀點,
即使大數據在前、報表成堆,也不知道該鎖定哪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