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些人告訴我,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不是自己的興趣,想離職,轉換跑道。這事情很平常,也無可厚非。不過有一些事情,倒是值得想要轉換跑道的人想一想。
善用過去的經驗,你也可以在新領域出線 有些人告訴我,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不是自己的興趣,想離職,轉換跑道。這事情很平常,也無可厚非。不過有一些事情,倒是值得想要轉換跑道的人想一想。 比較概念層次的問題是,我和一些想要轉換跑道的朋友深入詢問或討論之後,發現接下來的對話讓人有一點啼笑皆非。很多人打算換一個跑道重新開始,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最常聽到有人工作了幾年以後打算改行當HR,當了幾年老師以後打算出來業界工作,從事幾年研發工作以後想要改走行銷的路……但如果深入問這些朋友,才發現,他們對HR、在私人企業上班、行銷企畫的工作內容其實了解也不多。 我每次聽到這些說法的時候總會想,你怎麼確定改行了以後,這就會是你的興趣?還是幾年後你又要再改行一次?與其說這些人是想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還不如說是要逃離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工作。 很殘忍的問題是,這樣假設好了,你從事業務代表的工作若干年以後,覺得這不是你的興趣所在,想要改行,改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如果現在,公司決定把你擔任業務代表的薪水加倍,或是公司決定拔擢你擔任業務單位主管,你還會想轉行做HR嗎? 我當然相信有一些人真的是工作了幾年以後才找到自己人生的志向;但也有時候,所謂的興趣不合,只不過是很多職場的工作者對自己「做不好現在的工作」的卸責之詞。如果是這樣,請容我講一句機車的話,如果你做不好某一個工作,憑什麼你覺得自己換一個跑道,就可以做好另外一種工作? 據說台灣現在報考公務員已經變成顯學。我絕對相信這當中有許多人是真的有理想和熱情要為國家做一些事情;但眾所皆知的現狀是,只要景氣變差,報考公務員的人數就會增加,從這個觀點,你猜那些因為景氣變差就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去考公務員的人,是發現自己的興趣是擔任公職,還是只是想要捧鐵飯碗? 所以究竟什麼是志向不合?當你拿這個當作轉換跑道的理由時,你真的想得很清楚了嗎,還是你其實是為了其他原因才想要這麼做? 過去累積的資產將被打折 至於比較技術性的問題則是,如果你今年三十五歲才想改行賣炸雞排(沒有不敬的意思,只是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你至少必須學會怎麼炸雞排;如果你三十五歲才想改行當醫師(也沒有推崇的意思,只是舉另外一個極端的例子),你可能必須重新考醫學系、從頭開始念大學,然後從實習醫師開始做起。所以轉換跑道這件事情在各行各業其實都一樣,那就是你必須重新開始學起。 你過去累積的一些資產,無論是工作經驗、人脈、技巧……都不可能一○○%帶到新的工作領域中,你勢必要放棄一些東西。我的意思是,你過去也許三、五年,甚至更長的工作經歷,在新的領域恐怕會被七折八扣地忽略不算。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最常遇到工作了若干年後想轉行從事HR的人,問這些朋友為什麼覺得自己可以做HR,答案卻經常是「因為過去當過主管也面試過人」,或是「因為喜歡和人相處」。該怎麼說呢?如果你當過三年主管,就覺得可以和做過三年HR的人在專業度上相提並論,你也未免小看我們這一行了。 很多在大公司裡從事招募工作的HR,一個月可以面試超過二十個應徵者,這常常是一個用人單位主管半年到一年才有機會面試到的人數。要由一個非HR職位轉任HR,你過去的五年資歷,對我來說可能比不上一個只有兩年工作經驗的HR,這你會服氣嗎? 我們每天上班到下班,處理的都是人的問題,你帶了幾個部屬,大部分時間都在衝刺業績、追趕研發進度,或是其他專業工作,偶爾才處理一下部屬新進、離職、升遷或異動的人事工作,你說你對HR的專業不輸我們,這當然輪到我們不服氣。 HR如此,其他專業領域也不例外。所以任何人在工作了一陣子以後想要轉換跑道,你要面對的技術問題就是,你過去累積的資產會被打折。 就算你理解並接受這個事實,也不代表別人就會給你機會。也許是文化的差異,我們在國外常常會遇到年紀稍長卻還在從事基層工作的員工,但總覺得這樣的例子在台灣似乎比較少見到。 在台灣,要一個比較年輕的主管領導比較年長的部屬,很多人都會覺得是個壓力。我不是說這一定會是問題,但是當你年紀稍長才準備應徵一個不需要工作經驗的基層職位,而其他和你一起競爭這個職位的都是社會新鮮人的時候,你出線的機率自然就會小了許多。 【書籍資料】 【作者介紹】
想要轉換跑道,就要培養自己的第二專長,斜槓自己的人生! |
資料來源:
1111人力銀行 ** 以上所公佈之訊息如有疑慮或爭議之處,請依原單位公佈之訊息為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