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聞
職場萬花筒
「人機協作」元年來臨 工研院:2020年產值可望破千億
刊登日期:2018-08-13
「人機協作」元年來臨 工研院:2020年產值可望破千億
 
【全華社記者蕭惟珊】  
 

工業技術研究院 、原見精機與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日前舉辦「機器人協作應用趨勢論壇」,邀集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大廠專家,共同探討工業機器人協作安全與導入面臨的挑戰與機會,攜手產業共同迎向「人機協作元年」。 「未來製造生產型式,會趨近機器人與人類近距離人機協作。由機器人協助人力,逐漸成為業界趨勢。」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觀察,缺工與人力成本高昂問題,是近年來製造業面臨的困境。

胡竹生認為,由機器人分擔多數辛苦與單調的工作是大勢所趨,關乎安全與效率的機器人感知系統至關重要,從業界已著墨甚深的機器人視覺,到近期剛被重視的觸覺感知技術,都牽動著未來機器人樣態和產業發展方向。

據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08年全球服役的工業機器人僅103萬台,去年首度突破200萬達到205萬台,預估2020年全球將有300萬台工業機器人透入工廠產線;而今年全球預計將出貨37萬台工業機器人,較去年成長18%,2019年將達43萬台,2020年可望挑戰年產量50萬台大關。 工研院新創公司原見精機董事長蘇瑞堯表示:「機器人在工業製程產線滲透度越來越高,但機器人全面取代人力,不是最好的方法。」蘇瑞堯舉例,因今年第一季產能未能達標,讓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4月表示,高度自動化未如預期提升產能,反而拖累生產效率,並坦承人類在製造過程的影響力被低估。

蘇瑞堯認為,機器人擁有觸覺的意義,不僅在被動的感受外力觸摸或撞擊,還包括主動的觸覺感知,如此才能判斷下一步行動,「如同人用手抓住紙杯或玻璃杯,透過指尖的觸覺,就能了解碰觸的物體是軟或硬、是圓或扁,要用怎麼樣的力量與方式去抓取它。」 EPSON 產業科技部總經理王亮國表示,企業推動自動化行之有年,現已投入精密機械的研發與機械手臂的營運,期待未來人與機器人協作創造更高效能。

工研院統計指出,2016年台灣智慧機器人產業產值約580億元,2017年已超越600億元,2020年可望突破千億元。因應人機協作所發展出的技術,可望提升台灣智慧機器人附加價值,為台灣廠商找到新藍海商機。

 

 

>>點我看更多新聞

 
資料來源: 1111人力銀行

** 以上所公佈之訊息如有疑慮或爭議之處,請依原單位公佈之訊息為主!謝謝!

相關頭條
想剛畢業就有好薪水,114年護理師考試將於11/8開跑!!!
2025-06-30
考試院院會於26日通過,114年第三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護理師考試,將於114年11月8日(六)在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花蓮、臺東及金門等8個考區同步舉行,採紙筆測驗方式辦理。
北捷遊憩 #徵才#薪上看51k
2025-06-24
「北捷遊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招募未來營運人才,將依職務需求採分批進用,即日起將辦理第1梯次招募,報名至7月4日15時止。依不同應試類科,試用期滿最高薪資可達51,000元。
114年度高普考增加一千多位名額!!!把握機會
2025-06-24
考試院院會近日通過,為因應各機關實際用人需求,11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再增列1,656個需用名額,使本項考試總名額達6,815名,大幅擴增錄取機會。
關鍵字_寵物_課程全區495 巨美好康_水號1282_課程全區495
新尖兵關鍵字_PC版跳跳
新尖兵關鍵字_PC版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