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聞
名人專訪
【聯強觀念短語】人需要鼓舞,但不能誤導
刊登日期:2014-09-18
【聯強觀念短語】人需要鼓舞,但不能誤導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人是需要鼓舞的!要給他信心、給他支持,促使他勇於嘗試、積極任事,才能達到更好的成效。所以,在學校老師會給學生鼓勵,到職場企業有激勵制度,主管日常會表揚與讚許部屬…在在都是在鼓舞。可以說,鼓舞是主管必要的認知與職責。
 
  然而,我們會看到有些主管積極讚揚部屬,甚至把讚許當口頭禪,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也會讚許有加,讓部屬心情愉悦。日子一久,任何部屬都會了解,這類主管的讚許是廉價品,是沒有真心、沒有價值的口惠。尤其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只感覺非常虛偽、噁心!
 
  相對的,這類「迷信鼓舞、誤用鼓舞」的主管,看到部屬做錯或沒做好的事情,往往只是笑而不語,不會積極指正,讓同仁分不出是非對錯、品質優劣。久而久之,部屬得不到正確的導引,誤將錯的以為是對的去執行。更甚者部屬長期只有讚賞沒有批評,自我感覺良好,而不自覺排斥他人指正。那麼,部門績效豈有改善提升的成效?
 
  這類主管或許會用「應該給部屬尊嚴、面子」的說法,認為應避免在會議中直接挑明錯誤,而應在會後另行指正。但是,實務上除非是很嚴重的事情,否則主管不會勤於在會後溝通指導。主管認為我有個别指正呀!但它產生的現象就像是「大街罵人,小巷道歉」,誰知道?
    更何況,當主管不在會議中指正錯誤時,其他與會人員並不知那是錯的,導致產生錯誤認知。或者大家都知道那是錯的,但主管怎會不知?從而認為主管縱容錯誤、不辨是非,而逐漸失去對主管的信任。久而久之,部門的氛圍就是没原則、没是非,是一個不值得待的部門。
 
所以,
鼓舞很重要,但是不能没有是非。
鼓舞很重要,但是不能失掉指導、糾正的功能。
鼓舞很重要,但不要讓部屬淪為無法承受糾正的「草莓性格」。
 
  物極必反,允執厥中,是中庸之道。都不鼓勵而只是一味要求,是不對的!但是,只是鼓舞而不給予部屬指正、要求,也是不對的!做為主管,如何拿捏得宜,是很重要的能力。(圖:網路)
 
 (本文取材自「聯強觀念短語」,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資料來源: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相關頭條
百萬年薪精品業型男副理 轉行和麵糰包水餃
2016-03-02
謝子凡,33歲,私立大學餐飲管理系畢,台北人,原任精品業副理月薪80K。年薪破百萬,因工時太長、休假仍須處理公務,太累決定轉行。門外漢僅花三週考取廚師證照,創業初期時每月只花3千元不...
特效傷妝太逼真 「特化商機」讓她月入逾十萬
2016-03-03
現年29歲的Zoe,因為愛看電影而對「特殊化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多方研究後,她發現台灣擁有這樣的相關資訊及專業的人才實在寥寥可數、但市場上卻又有著無限的消費潛力,Zoe深覺這是難得的...
7年級木工師傅月入6萬 口碑行銷案源不絕
2016-02-26
32歲的阿翔,憑著精湛細膩的手藝,目前已是位月入6萬多的木工師傅,現在他正著手準備室內設計師執照考試,打算將來開設室內裝潢公司,創業當頭家。阿翔說,從小跟在擔任木工師傅的爸爸身邊耳...
關鍵字_寵物_課程全區495 人培再充電_課程專區495
好康課程列表_M版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