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夏爾‧德‧科斯特等 Charles de Coster
- 譯者:王炳東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25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134184
比利時這個西歐小國自古分屬不同的王國與勢力,是拉丁文化與日耳曼文化的交會點,造就多文化、多語言的歷史背景,讓比利時法語文學在法蘭西文學占主導地位的法語國家和地區中,地位獨特,自成一格。
編譯者王炳東教授簡介每位作家的生平、著作及創作特點。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學博士馬克‧庫阿澤貝的專文〈比利時法語文學〉條理分明、兼具縱深及廣度。曾留學比利時的中央大學法文系前主任暨所長劉光能博士,更以生動趣味的筆法,點出現今比利時社會的核心議題。三者並讀,再探比利時文學花園的瑰麗奇境,肯定不會空手而回。
§ 書 籍 特 色 §
Bonjour, Belgique!
日安,比利時!
2013年,我們飛進青鳥的國度,到文學花園裡躲迷藏。
挖掘你所不知道的比利時寶藏。
§ 推 薦 人 §
比利時瓦隆尼暨布魯塞爾邦政府文化部長
法蒂拉‧拉南女士(推薦序)
《平地國的迷藏花園:你所不知道的比利時法語文學精華
Les Enchanteurs du plat pays fictionnel: Anthologie de la litterature belge francophone》
1 夏爾‧德‧科斯特Charles de Coster
自由乃是世上最珍貴的財富
克萊斯的骨灰
追捕狼妖
憂鬱的城市
死亡
羽毛在飯館
羽毛在天花板上
劇院的房間
白色的圍巾
自由的幽魂
玻璃的迷宮
18 賈克-熱拉爾‧林茨Jacques-Gérard Linze
晚餐
編譯
主要譯作有法國作家黎麗安‧西格勒(Liliane Sichler)的小說《太平洋線上的中國女人》(La Chinoise du Pacific Railway, Editions Grasset & Fasquelle, 1993;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和法國學者伊夫‧謝弗勒(Yves Chevrel)的文學理論著作《比較文學》(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UF, 1991;商務印書館,2007)。
二○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授予王炳東利奧波德二世國王勳章(Décoration du Grade d’Officier de l’Ordre de Léopold II),以表彰他在介紹比利時文學藝術、促進中比文化交流的貢獻。
-
~本書寫給~ 擁有超多、超重、超速、超壓的超刺激人生,心卻超乎尋常沉重的人… ☹「有時會覺得想吃的東西很多,結果只吃一點就飽了,不是丟掉造成浪費就是勉強自己吃掉…」 ☹「日復一日的...
-
藉由走訪夏目漱石生平與其作品的景點,更貼近這位偉大文學家的一生。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譽為「國民大作家」。魯迅也是夏目漱石的書迷,曾說:「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
-
掌握人際互動關鍵5力, 讓你贏得主管信任、同事合作、部屬支持、客戶買單、工作樂趣, 貴人無所不在,職場無往不利! 面對主管,如果擁有「說服力」, 他就是你的「貴人」,提供你施展身手的舞台。 面...
-
◎良心與反抗,是當代台灣社會最缺乏的、最被重層複雜體制綁架的人道價值與思辨,卡繆給了我們文學、思潮與歷史行動上的辯證與總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最重要的良心之作,空缺數十年的臺灣終於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