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李清志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29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134207
人類的飲食行為,長久以來便與建築空間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每一種飲食行為與每一種飲食空間,都述說著某種文化的精神意義;事實上,建築文化也改變了飲食空間的型態與飲食方式。文化的改變或創新,不僅影響了飲食方式,也影響了飲食的建築空間。作為一個「飲食空間裡的建築家」,作者李清志喜歡去光顧不同的飲食空間,不是因為食物多美味,食材多麼珍貴稀有,也不是因為主廚是米其林等級的廚師,而是想去體驗奇特的飲食空間文化。在他的旅行途中,也會將飲食空間的觀察,視為是城市觀察的一部分,畢竟城市不斷地進步當中,飲食內涵及飲食空間形態,有時候仍舊保存著過去的記憶與歷史,是城市學研究的重要線索。台灣人外食者眾多,台灣餐館、咖啡店林立,民眾的味蕾靈敏挑剔,早已從「吃美食」進化為「吃空間」,餐廳、咖啡館空間設計爭奇鬥艷,推陳出新,到餐館吃飯已經成為一種空間文化的品味活動。《吃建築》一書試圖作為一種飲食空間的文化觀察,對於台灣人而言,這方面的思考與研究才正要開始,值得更多的關注。
飲食空間裡的建築家
其實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建築風潮,也對飲食空間有著極大的影響,隨著時代的不同,產生出不同的空間面貌;以巴黎的龐畢度中心為例,建築本身是屬於高科技風格(Hi-Tech Style)建築,但是其頂樓餐廳後來卻改裝成解構主義色彩的空間;藝術作品以及動漫文化也會對餐飲空間產生直接影響,東京的奈良美智A-Z 咖啡館、鋼彈咖啡館,以及 AKB48 Café 都是很好的例子。
《吃建築:都市偵探的飲食空間觀察》
1. 屋形船的江戶風情
2. 迴轉壽司新幹線
3. 拉麵枯山水
4. 名曲喫茶店
5. 河豚的建築冒險
6. 藤森先生的茶屋
7. 火車便當的移動樂趣
8. 貓街的懷舊美味
9. 太陽餅的記憶
1. 生魚片料理店的機械飛魚
2. 美術館裡的美味關係
3. 萊特的咖啡館
4. A to Z 小木屋
5. 藝術病毒可樂機
6. 美術館裡的現代茶屋
7. 鴨川畔的一條魚
8. 水滴咖啡館
9. 變形蟲餐廳
三、 HIGHWAY 公路上的美味奇遇
1. 鋼鐵人愛吃的甜甜圈
2. 檸檬建築
3. 巴哈熱狗建築
4. 咖啡杯大樓
5. 美味的怪獸大街
6. 都市游牧民族的餐廳
7. 甜點大樓
8. 喜愛魚的建築師
9. 旅行的飲食空間
四、 FUTURE 未來世界的飲食經驗
1. 鐵塔的食物
2. 東京的機械屋台
3. 美少女的食物
4. 立食文化
5. 無人商店與吃電怪獸
6. 高科技喫菸所
7. 鋼彈入侵現實世界
8. 電車男與女僕咖啡館
9. 外星人肉乾店
1. 教堂餐廳
2. 路面電車咖啡館
3. 海上龍宮海鮮舫
4. 嬉皮村咖啡館
5. 櫻花熱與花見便當
6. 櫻花喫菸所
7. 魔窟般的宴會天國
8. 張牙舞爪的夢幻酒莊
李清志
建築學者、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
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建築碩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酷愛旅行、攝影、電影。以都市偵探自許,定期發表著作。
作品包括:《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建築異型》、《鐵道建築散步》(大塊文化)、《東京建築酷斯拉》(遠流)、《天堂美術館》、《惑星建築》(以上晴天出版)、《街道神話》、《台北LOST & FOUND》、《巴哈蓋房子》(以上田園城市出版)、《台灣建築不思議》(馬可孛羅)……等。
-
◎良心與反抗,是當代台灣社會最缺乏的、最被重層複雜體制綁架的人道價值與思辨,卡繆給了我們文學、思潮與歷史行動上的辯證與總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最重要的良心之作,空缺數十年的臺灣終於有了...
-
◎初學者都看的懂,考銀行就要讀這本! 貨幣銀行學是銀行招考中相當重要的一科,大抵所有的銀行幾乎都必考。綜觀市面上常見的銀行考試用參考書,大多是以重點結論整理或是大量題目為主,雖然這樣的編排方法對有...
-
藉由走訪夏目漱石生平與其作品的景點,更貼近這位偉大文學家的一生。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譽為「國民大作家」。魯迅也是夏目漱石的書迷,曾說:「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
-
本書特色 ‧ 採用大量數據圖表分析,一目了然 ‧ 提出影響富裕、中產、貧窮階級幸福的關鍵 ‧ 針對男女不同的幸福感受進行分析 ‧ 在不增加預算的情況下,提供沒錢也能幸福的方式 ‧ 利用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