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您有足夠的「宅力」嗎?
文章日期 2019-07-31

  日文的「御宅」是稱呼對方住家的敬語,後來被動漫迷們,延伸為對彼此收藏品存放處的尊稱語。近年來,「宅」這個字被普遍應用在形容過於沈迷某項事物的族群,他們會不斷的蒐集沈迷事物的資訊,無所不知,也無所不談,在沈迷的事物領域裡,是專家中的專家。他們每天沈浸在自己的伊甸園裡,但是在別人的眼裡,卻只是沒有意義的荒漠。

 

  這樣的概念被轉移到數位社群網絡裡,「宅男、宅女」的名詞也逐漸占據台灣的網路聲量,由於「宅族群」對沈迷事物的專注與淵博,相對於旁人若沒有對等的淵博資訊,就很難與他們互動交流,因此反而被貼上「難溝通」的特徵。

 

  產業分析師都知道,不能從單一角度觀察事物,至少要以正反合的邏輯思維來判讀情報資訊。所以,若試著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宅族群」,他們有什麼能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曾經任職於美國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 (McKinsey & Company) 的大嶋祥譽社長,在她的著作中,提到麥肯錫公司簡報內容的邏輯力,往往是「後來才加上去的」。是分析師在資料分析過程中,逐步連結各項關鍵資訊,然後推論出令人拍案叫絕的答案。她說,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不單純依靠嚴格的分析架構或邏輯訓練,還要懷抱永不放棄的思考態度,就很像是某種「宅力」,在判讀解析情報資訊過程中,要展現「堅持、專注、熱情、沈迷」的力量。 

 

  想想「宅族群」有什麼力量?他們有高度的資料蒐集能力,完善的資訊整合能力、永不滿足的吸收特定領域新知與自我表現慾望,這股與「宅力」意涵相似的力量,反而提醒我們,想要提出個人的創意、觀點或洞見,創造洞燭先機、振聾發聵的效益,不能只仰賴邏輯思考,還要搭配「宅力」式的邏輯態度。

 

▶本文出處-《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學院 》

讀者留言
您可能有興趣

登入1111進修網

1
2
提示
3
從facrbook登入
我無法登入、忘記密碼?
註冊成為進修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