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新觀點
訓練資源大串聯,提高人才附加價值
文章日期 2017-04-21

政府政策朝生產力4.0方向走,但人才培育若沒跟上,產業升級恐將淪為口號。人才養成就像手掌,學校是掌心部分、職訓是通往不同領域的指節、企業則負責指尖,三者通力合作能打造更多優質人力。
 

撰文/陳婉箐 攝影/邱如仁
圖片提供/健行科技大學、臺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德國於2011年喊出工業4.0後,在國際間掀起智慧製造與產業轉型的熱潮,各國紛紛祭出國家戰略計畫,藉以取得競爭優勢,臺灣也於2015年跟進,推動「生產力4.0發展方案」,運用智慧機器人鏈結物聯網及資料科學技術,加速產業升級。
 
  臺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主任陳炳煇指出,工業4.0或生產力4.0的運用最初是為提升生產良率,接著進入全自動化生產,然後是全自動化「少量多樣」生產,最後是全自動化的「隨享」生產,想要什麼產品可以馬上做出來。因此勞動力知識若不跟著升級,透過在職進修加強相關技能並跨域學習,遲早會被機器取代。
 
  健行科技大學校長李大偉也預測,中高階人才的需求將增多,低階人力的需求遞減,「人才養成,重點在工科,服務業人力將會減少。」只是工科養成的階段相對辛苦,他建議政府以政策引導,鼓勵學校提高工科招生比重,而大學也不宜在一年級就分科,應該先讓學生跨域學習。
 
  「人才養成過程就像手掌,學校是掌心部分、職訓是通往不同領域的指節、企業則負責指尖。」李大偉曾提出「半職訓」的概念,建議教育部與勞動部加強合作,借用學校的場域做職訓,方便畢業生回流進修。尤其有些科技大學的設備與師資因少子化並未百分百使用,閒置部分恰好可做為職訓之用。
 
健行科技大學校長李大偉建議教育部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加強合作,借用學校的場域做職訓,方便畢業生回流進修。
 

  陳炳煇則點出,像感測器、機械學習這類先進技術,全臺能教授的老師並不多,政府職訓可考慮與大學、工研院等法人機構合作;或是由老師成立聯盟,提供企業派遣員工學習的機會。甚至可建立技術人才派遣平臺,整合科技大學相關系所學生,企業一旦缺工,就有現成且技術優良的人力可運用。
 
  有效的實習制度與員工教育訓練也很重要。企業不要把實習生當成廉價勞工,而是將實習制度視為發掘人才及培育人才的管道。德國雙軌制之所以受到推崇,正因人才可以在學校與企業之間進出,德國工會主張年輕技術員的養成是企業的責任,但這個概念在臺灣並不明顯。
 
  為延續「智慧臺灣」政策方向,行政院於2016年底推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DIGI+方案),預計逐年投入1,700億臺幣的預算,期使臺灣在2025年蛻變為數位國家。DIGI+重點之一就是全方位培育數位人才。
 
  陳炳煇表示,數位創新人才並沒有模子可塑,而是要給予自由環境,讓年輕人有發揮空間。政府可獎勵學生出國交換或留學,特別是有數位創新環境的國家,「生態環境很重要,在國外自然會碰到各種狀況與國際人才,找到數位創新的可能模式。」
 
  李大偉則主張,行政院可居高協調,促成產學研訓四方合作,尤其產業要介入培養人才,擴大產學班的模式;大學應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與跨領域知識,研究所則要多加強和企業、大學的銜接。但首要之急,還是要先建立平臺,將教育部與發展署資源串聯起來,透過職訓提高人才的附加價值。
 
  「政府鼓勵創業的力道這麼大,目前是最好的時機,」陳炳煇說,只要站對風口,當風起時就能順勢飛揚。李大偉則強調,一定要把基本盤顧好,包括基礎科學、外語能力等,正所謂舉一反三,還是要先有「一」,才能反「三」,空有好的創意,卻不懂如何實踐也是枉然,「臺灣人很聰明,一定能找到出路。」

 
 

※資料來源
《勞動力與創新》第8期,2017年4月,「跨領域專業人才正夯」
 

 
讀者留言
您可能有興趣
SELECT autono,cate1,ctitle,charge FROM `courselist_temp2` WHERE cate = '1' AND oNo='ABJ055' AND ((on_date <= '2024-05-02' AND off_date > '2024-05-02' AND cdateA >= '2024-05-02') OR cdateA = '0000-00-00') ORDER BY RAND() LIMIT 0,3

登入1111進修網

1
2
提示
3
從facrbook登入
我無法登入、忘記密碼?
註冊成為進修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