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新觀點
媽祖廟發跡 鴻海郭台銘篤信
文章日期 2018-02-22
1111進修網 商業周刊 媽祖廟發跡 鴻海郭台銘篤信
一樓「媽祖爐」上總貼滿各地宮廟前來進香的紅色貼條,可見信徒遍布全台。(攝影者.石吉弘)
 
 
文 ● 蘇曉音
 
  從台北捷運府中站出站,跟著人群走,不出幾分鐘,就來到名聞遐邇的「板橋慈惠宮」。去年九月二十三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從湄洲迎來媽祖後,更是威名遠揚,一夕之間成了全台名氣最響亮的媽祖廟。
 
  慈惠宮主管江清秀透露,郭董父親郭瑞齡早期在附近派出所擔任警員,一家人擠在廟內廂房,當年起居處現在成為「五路財神」殿,直到父親調職到中、永和才搬離。為感念媽祖當年恩情,每年正月初一,郭董都會帶著一家子來拜拜,若真的抽不出時間,也會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時特地趕來。民國六十四年改建時,大門外的一對龍柱便是他們捐獻的,當年一口氣可是花了新台幣兩百萬元。據說篤信媽祖的郭台銘,去年確認到美國設廠之後,還認真考慮要把媽祖請過去坐鎮,可見信仰有多虔誠。
 
  這裡主要奉祀的是海神媽祖,俗稱「板橋媽祖廟」。一七五○年(清乾隆十五年)福建漳浦人林成祖率眾跨海來台,當時有一位唐山行腳僧,從福建湄洲奉請一尊天上聖母來台,蓋了一座茅草屋供奉,被這些漳浦同鄉知道之後,共同募款成立了「天上聖母金浦會」,蓋了一座小廟安置聖母,這也是慈惠宮初址,後來因為信徒眾多,小廟無法容納,所以遷移到現址。一八七三年,由當時板橋的望族林家林國芳召集陳元瑞、林瀾波、楊早明等人重修,建立了最初的基礎,是板橋地區人民的信仰中心。
 
  一樓大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擁有全台最高木雕媽祖、千里眼與順風耳,每天香客絡繹不絕。早期板橋居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可以不知道板橋市長換誰做,但不能不知慈惠宮有個靈驗的聖母。」可見板橋媽祖在當地人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1111進修網 進修學堂 商業周刊 商周新觀點 商周知識庫訂閱聯結
 
 
  去年郭台銘親自到大陸湄洲恭迎媽祖聖駕,選擇搭乘「海峽號」渡過台灣海峽抵台,全台包括大甲鎮瀾宮、松山慈惠堂、新港奉天宮等共三十六間媽祖廟都到台北八里港迎駕。而郭台銘與新北市長朱立倫也在板橋慈惠宮親自接駕並協助安座,這是暌違二十年後,湄洲媽祖再度來台(編按: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三日,北港朝天宮從湄洲天后宮請來媽祖,搭乘長榮航空抵台,巡安約一百天,共繞了十九個縣市),可說是宗教界大事,且這趟為期十七天的來台巡安,除板橋當地外,足跡踏遍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嘉義縣與雲林縣等地,更壯大了板橋慈惠宮的名氣。為了這場宗教活動,據說郭台銘贊助新台幣二千萬元,還動員鴻海科技集團可用人力,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位在板橋鬧區的慈惠宮,隨著都市快速發展與時代變遷,如今整座宮廟與民宅緊密相連;不同於許多占地廣大的宮廟,反倒給人更加親近的感覺。參拜媽祖成了當地人的習慣,演變為人潮聚集之處,集結成市,四周攤商、小吃林立,加上鄰近板橋後火車站,一九六九年政府規畫市場時,就把原有近一百攤重新整合,據說鼎盛時期,市場內外加起來有兩百多攤,小吃有板橋在地的、台南特色的、四川風味的等,各地小吃都在此落地生根。
 
 
1.手剝仿土雞肉飯
 
  「紅店」開幕只有4年左右,標榜「無刺虱目魚專賣店」,賣的是台南口味。招牌「無刺虱目魚肚粥」,湯頭用虱目魚骨當日熬煮,米粒糜而不爛,充分吸收魚湯的鮮美。
 
  幾年前初次到訪,一邊喝著粥、一邊欣賞老闆娘帶著衛生手套一一把煮熟雞肉剝成絲,我納悶為什麼不是像嘉義一樣用火雞肉呢?她笑著說:「因為我喜歡這種仿土雞的甜味,要賣就要賣自己愛吃的啊!」眼前這碗雞肉飯的肉絲,閃耀著令人垂涎的光澤,搭配粒粒分明的白飯,確實充滿香甜滋味。
 
2.生炒魷魚人氣旺
 
  這攤「生炒魷魚」,在板橋無人不知。只有不到10個座位,用餐時刻座無虛席,外賣區排隊的人龍更是誇張。即使只賣一種產品,仍然大獲人心。老闆高國樑原本賣的是「生炒花枝」,因為花枝連年翻漲,改用自己泡發的阿根廷魷魚,一鍋鍋現場烹調,湯頭加了高麗菜、二砂糖、鹽等,煮成類似南台灣帶點甜味的羹湯,一口咬下能吃到魷魚的爽脆,與高麗菜的鮮甜。
 
  一碗40元的銅板價,讓它威名遠播,雖然碗不大,但店家給得大方,經常把碗裝到十分滿而不灑到桌面,每回我都被眼前這番陣仗給震懾。
 
3.油飯與肉羹清湯絕配
 
  黃石市場周圍小吃最常見的就是油飯與肉羹清湯。「宮口38」老闆娘邱芬蘭說,當初是她阿公邱明土最先開始賣,相較於大多數肉羹湯都勾芡,邱明土認為清湯更能展現湯頭,打個蛋花營養加分,配油飯吃更飽足。後來第二代各自獨立門戶,傳下來再分支,就變成在地特色小吃。
 
  這裡的「油飯」讓人無法自拔,尖糯米炊煮後,趁熱拌進以黑豬油炒製的油蔥,單獨吃味道就很迷人,淋上加了番茄醬、四川醬、味噌、辣椒粉自製而成的辣醬吃,口味雖重,還是能吃到米粒的綿密與豬油香味。
 
4.豬肉餛飩日賣2萬顆
 
  從四川瀘縣跟著國民政府來台的曹仲高,為了養活一家人,賣起在家鄉常吃的「餛飩」、「乾麵」等,因為味道獨特很快打開名聲。開業邁入第58年,第二代小老闆曹碩文已回家接手5年半,從建立品牌、掛上招牌到改用宜蘭噶瑪蘭黑豬後腿肉做原料,甚至在市場旁開店面,秉持父親教誨,重新擦亮這近一甲子的小攤。
 
  這裡的餛飩內餡,除了綿細如泥的豬肉外,就是鹽巴,肉味搭配麵皮香,脾胃服服貼貼。難怪這裡的餛飩一天可賣出2萬顆,實在驚人。還有一款加了餛飩與水波蛋的「餛蛋麵」,因發音和「混蛋」相同,成為年輕學子最愛。
 
 
 
 
 
每週閱讀新觀點,充實自我新思維!
1111進修網會員獨享完整閱讀優惠,按此網址 瞭解獨享閱讀優惠!
 
 
讀者留言
您可能有興趣
SELECT autono,cate1,ctitle,charge FROM `courselist_temp2` WHERE cate2='7,71' AND oNo='FAG012' AND ((on_date <= '2024-04-26' AND off_date > '2024-04-26' AND cdateA >= '2024-04-26') OR cdateA = '0000-00-00') ORDER BY RAND() LIMIT 0,3

登入1111進修網

1
2
提示
3
從facrbook登入
我無法登入、忘記密碼?
註冊成為進修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