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學堂
Featured Posts
您擁有「反圖書館」了嗎?
文章日期:2019-04-18

義大利文學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擁有三萬冊藏書,訪客看到成列的書架都會驚訝的問:「這三萬冊書您都讀過了?」,艾可教授的回答,卻讓訪客更驚訝:「沒有,這些都是我還沒讀過的書!」。原來這浩瀚的書架,不是要展示擁有者的博學,而是在提醒擁有者,還有許多應該要學習的知識。

 

擺滿「等待閱讀」書籍的圖書館,被稱為「反圖書館(antilibrary),是《黑天鵝》作者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提出的概念,使用「反」(anti)字的用意就是要提醒世人,隨著年歲增長,閱讀過許多的書,學習許多的知識,就要更明白自己還有更多的不了解與無知,要時時刻刻的將自己圍繞在大量「等待閱讀」的書堆裡,持續提醒有限的生命,在面對無限的知識時,應該展現的謙卑態度。這也是《禮記-學記篇》闡述的「學然後知不足」的道理。

 

在類比資訊時代,艾可教授就提醒大眾,要避免落入獲得知識的假象。他發現,人們習慣影印留存許多資訊或知識,等待出現空檔時間再來閱讀,但是影印留存知識這個行為,卻讓人們在腦中留下已經掌握或學習知識的假象。

 

進入數位時代後,人們更容易快速複製與保存資訊,反而讓「學會知識」的假象情況更為嚴重,人們花更多時間上網、搜尋、拍照,把資料存在各種雲端跨裝置的平台,更認真的將「擁有知識」假想為「學會知識」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上網搜尋」的行為,會讓人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其實瀏覽下載得到的內容,只不過是「委外代工」取得的知識,還沒有被深度閱讀(deep reading)的過程,將知識內化成為個人智慧。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都有追求與填補知識的焦慮,「反圖書館」的概念就是要提醒大眾,避免落入知識假象的陷阱,坦然面對自己不懂的知識,才能紮實的學習。

 

不要再感嘆或愧疚,想讀的書沒時間讀完,想學的職能沒學到,就讓這些未完成的知識或技能,陳列在你的「反圖書館」裡,反而證明你有多少自省學習的認知,多買多看一本書,多訂多上一堂課,或許才是你最寶貴的進步動力

 

▶本文出處-《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學院 》

好康活動_跳跳50
TOP

哈囉~

×
你報名的我是課程名稱
線上互動課正在進行中,是否立即前往上課?